都說“養魚先養水,養水先養底”,可見養底非常關鍵!但是如今的水產養殖更多見的是水質發黑發臭、養殖動物苦不堪言的情況!
良好的池塘底部環境有諸多好處,比如穩定水體,魚吃料好,體質好、病害少,生長快,有毒物質少,氨氮、亞硝酸鹽含量不會劇烈變化,病害發生易于控制,降低養殖風險等。
養殖水色講究“肥、活、嫩、爽”,常見養殖的水色以黃褐色和黃綠色為好水。這種水色主要以硅藻和綠藻為主。
硅藻水:好水!這種水色的水質較“肥、活”,水中的藻類是硅藻,小環藻、針桿藻、舟形藻等,這些藻類都是水產養殖動物的優質餌料。生活在此水色中的養殖對象活力強,體色光潔,攝食消化吸收好,生長速度快,是養殖的Z佳水色,透明度1250px。
綠藻水:這種水色的水質看上去嫩爽,透明度在20-35厘米之間,水中的藻類是綠藻,常見的綠藻有小球藻、柵藻、纖維藻等。綠藻吸收水中大量的氮肥,凈化水質,養殖動物在此環境中生長快,體色透明。
水產養殖池塘底部發黑的危害:
1、當出完魚時,要及時清淤,曬塘,將塘底處理好才能進行下一造的養殖,才能減少養殖的風險。如果為了趕時間放苗,而沒有對塘底進行清淤,就會為下一造養殖帶來隱患,特別是寄生蟲病、細菌病等會暴發,嚴重影響養殖安全,因此為了提早放苗,而為整個養殖留下一個定時炸彈,是不明智的。
2、由于養殖密度大,飼料投放多,而水中增氧設備不足時,池塘底部也是很容易發臭發黑的。因此,對于高密度養殖來說,飼料的合理投放和增氧設備的配套是很關鍵的。如果不能合理投放飼料,造成飼料大量浪費,塘底殘留多,而水中溶氧不足時,必然會造成塘底厭氧細菌的大量繁殖,而塘底致病菌的暴發是引起細菌病的主要原因。
3、飼料投喂過多,造成殘餌多,養殖動物的糞便也會增多,大量的糞便和殘餌在池塘底部長期積累,必然會消耗池塘底部和水中的溶氧,造成整個養殖水體的溶氧不足,嚴重影響養殖動
池塘底部發黑就是要提醒我們養殖環境已經惡化,要馬上進行處理,否則會暴發寄生蟲病和細菌病,由于環境的惡化,傳染性大的病毒病同樣會暴發,因此減少池塘底部惡化是養殖成功的重要。
而減少池塘底部惡化Z好的手段就是合理投喂飼料,減少有機質的大量積累;及時使用改底專用藥,改善底部環境。
改底方案:
全 效解毒底改——分解清除淤泥中的排泄物、殘餌、動物及藻類殘體等各種外源性有機污染物,將其轉化為藻類生長所需要的營養成分,改善底部環境,緩解由底部氧債過大引起的危害
【主要成分】
酪酸菌、地衣芽孢桿菌、硝化細菌、硫化細菌、聚凝物、氧化劑等。
【性狀】本品為顆粒狀或粉狀。
【作用用途】
1.對長期不能清理底質,池底發生惡臭、發黑、發臭、發熱等不良水體效果明顯。可以分解清除淤泥中的排泄物、殘餌、動物及藻類殘體等各種外源性有機污染物,將其轉化為藻類生長所需要的營養成分,改善底部環境,緩解由底部氧債過大引起的危害。
2.降低水體中氨氮、亞硝酸鹽的濃度,調節水體透明度,加速有機質的分解,改良老化、板結的池塘底質。
3.對養殖過程中常見的黑水、紅水、黑褐色等老化水體,及用藥或施肥不當引起的白濁水、泡沫多、懸浮物多等不良水質有迅速的改良作用,穩定藻相,有效避免泛塘或泛底的現象發生。
4.可增氧,除臭,增強池塘底質自凈能力,轉化底部有機物為海參所需餌料,改善棲息環境,促進下攤攝食,促進海參生長。
【用法用量】
常規用量:每畝水深一米用本品400~600g
水質或底質嚴重惡化時:每畝水深一米用本品600~800g
改底的功用:
1、在放苗初期,池塘的底部營養鹽少,可以打破塘底界面張力,促進營養物質釋放,提高塘底肥力,提升肥水效果。
2、減少底臟、底臭,預防返底。池底清潔,在惡劣天氣變化時,減輕塘底負擔,塘底有毒物質少,對魚的影響小,降低養殖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