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是春季仔豬的常見病,表現癥狀為下痢、消瘦等,如果不及時治療則會出現脫水甚至死亡,給養殖場的經濟效益造成很大的影響。那么仔豬為什么會發生腹瀉呢?又該如何治療?
豬腹瀉發病原因
1、晝夜溫差變化
初春季節易發腹瀉,一個客觀原因就是晝夜溫差大,尤其水泥地面易使仔豬腹部受涼,誘發胃腸道蠕動加快以至痙攣,引起腹瀉。舍內晝夜溫差超過10℃時,腹瀉率升高25%-30%,濕度高的環境會明顯增加腹瀉率。
2、采食過度或不足
初春季節氣溫變低,為了維持體溫,仔豬會本能性地加大采食量,提高體增熱保持體溫,導致仔豬發生吸收不良性腹瀉。而剛斷奶的仔豬,受斷奶應激的影響采食量減少甚至會拒食,引起饑餓性腹瀉。
3、母豬的影響
母豬本身體質衰弱,也會影響出生仔豬的體質,很容易發生腹瀉。另外,母豬體質下降會影響到乳汁質量,對哺乳仔豬腹瀉也有不小的影響。母豬乳汁乳脂含量過高、過酸或缺乏鈣質,都可導致仔豬下痢;春季,仔豬吸吮母乳時,受到外界氣候變化的影響,胃腸道生理功能紊亂,使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從而發生下痢。另外仔豬的胃腸道對含脂過高的母乳消化率較差,打亂腸道內的消化吸收平衡,導致仔豬下痢。
4、應激:
春季,天氣多變、晝夜溫差變化大,突然降溫、下雨等,環境溫度的變化很容易造成消化系統的應激性下痢;另外斷奶、飼料轉換、添加藥物等都會使仔豬產生應激,仔豬免疫反應受阻,使腸道PH值改變,對乳汁、飼料消化率降低,不能消化的飼料,在腸道內腐敗變質產生有害物質,使小腸吸收障礙,導致下痢;還會引起腸道微生物群的快速生長,并產生毒素,進一步加重下痢。
豬腹瀉防治措施
加強仔豬的飼養管理,出生后馬上吃初乳,初乳富含抗體、蛋白質、維生素等,還有鎂、鹽等,能促進仔豬胎糞的排出;還能利于仔豬消化道的激活,可以增長仔豬體力和體溫保持;在出生三天后開始給仔豬補水,因保溫箱內溫度高,仔豬需要用喝水來維持體內水份平衡;7天后開始補料,提前補料可以鍛煉仔豬的胃腸道消化能力,不過要選擇合適的乳豬飼料。
另外也要保持環境衛生,做好免疫消毒。飼養場的周圍,仔豬圈舍周圍要始終保持清潔衛生,病死豬、糞便、污物、垃圾及時按程序進行無害化處理。對圈舍、車輛、飼喂工具、飼養人員定期消毒,殺滅病原微生物。針對仔豬的生理特點,結合當地生豬疫病流行情況,做好疫病的預防免疫,防治疫病發生,注意加強對母豬的免疫接種工作,提高仔豬的母源抗體。
豬腹瀉防治用藥
止痢先鋒
【止痢先鋒主要成份】硫酸粘桿菌素、利維霉素、黃連素、博落回、抗病毒因子、腸粘膜修復因子等。
【性狀】本品為白色或淡黃色粉末。
【藥理作用】本品抗菌譜廣,對革蘭氏陽、陰性菌均具有很強的抗菌活性,對部分病毒也有一定抑制作用,且不易產生耐藥性,臨床上適于胃腸炎、痢疾等腸道感染。
【止痢先鋒適應癥】抗菌藥。對豬腸道感染而引起的紅痢(血痢)、黃痢、白痢、灰色拉痢等有。臨床常用于:
1、初生仔豬或保育仔豬由于感染魏氏梭菌或痢疾密螺旋體而引起的仔豬出生不久突然拉惡臭味血色稀便,內含有灰色組織碎片,或保育仔豬等突然劇烈腹瀉,排出含有大量半透明的粘液而使糞便呈膠凍狀,內有血液或血凝塊、咖啡色或黑紅色的粘條,病豬尾及后軀沾滿血樣稀糞,口渴,迅速消瘦,發病率和死亡率均較高。
2、哺乳仔豬突然出現的腥臭的黃色或灰黃色水樣稀便,內有乳凝塊(黃痢);或灰白色或黃白色漿糊狀稀便,腥臭,內有氣泡或血絲,重者肛門失禁,共濟失調(白痢)。
3、各種日齡、不同階段的豬,以腹瀉、嘔吐、脫水為特征的傳染性胃腸炎、流行性腹瀉、輪狀病毒性腹瀉、傷寒、副傷寒等出現的灰白色、灰綠色、灰紅色、灰黑色水樣稀便,多腥臭,病豬嘔吐、厭食、消瘦等病癥。
【止痢先鋒用法用量】混飲:每100g本品兌水300-400kg,每天二次,連用3-5天;
混飼:每100g本品拌料150kg,每天二次,連用3-5天,重癥可酌情加量或遵醫囑,預防時用量減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