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胃腸道內存在著大量的微生物,每克腸道內容物中含超過100億個細菌,它們大部分與動物機體生理功能密切相關。這些微生物群系之間及微生物與動物宿主之間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不可分割的整理。在正常狀態下,這些菌群和宿主之間相互交換能量物質,相互傳遞信息,對宿主有營養、免疫、刺激生長和生物頡頏等作用,在胃腸道系統中起重要作用。正常情況下,胃腸道內的正常微生物群在種類、數量和定位等方面保持相對穩定,形成了胃腸道的微生態平衡,是動物機體內環境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對動物宿主是有益無害的。
推薦產品:益生菌
1天消食開胃, 3天采食量增加, 5天皮光毛亮, 10天體型改變; 15天免疫增強,無藥殘綠色安全! 提高飼料轉化率,調理腸道減少腹瀉,改善體型,降低料肉比,縮短生長周期! 豬添加可以提前20天出欄。
【功 效】1、調節腸道微生態平衡,預防細菌性及營養性腹瀉。
2、抑制大腸桿菌、沙門氏菌、梭菌等有害菌生長,修復腸道粘膜,預防仔豬、中大豬脹氣。
3、提高采食量,提高飼料利用率,提高增重。
4、降低畜舍內氨氣及硫化氫氣體的含量,有效改善畜舍內空氣質量。
5、抗熱應激。緩解由于熱應激導致的采食量下降。
6、長期使用,可使皮毛光亮。
影響動物胃腸道微生態平衡的主要因素及其后果
由于動物的胃腸道對外是高度開放的,所以外界環境的各種條件以及動物機體自身內環境穩定性發生變化,都會改變腸道微生態平衡性和功能的正常性,出現一些病理性的變化癥狀。
①飼料與飲水的質量:飼料和飲用水是絕大多數損害腸道因素的載體。
②病原微生物感染:破壞腸道粘膜上皮細胞的完整性;抑制有益菌的生長,造成腸道正常的菌群結構失調;造成下痢、腹瀉;產生菌毒血癥。
③濫用抗生素等藥物:會導致藥物性菌群失調癥的發生。
④斷奶、換料、運輸、轉群、手術、外傷以及環境惡化等應激均可引起腸道菌群失調。
動物腸道菌群失調后的病態,臨床上以消化不良、腹瀉明顯癥狀,其他如腸道菌群中潛在致病菌引起的內源性感染和一些過敏性疾病如特異性反應性濕疹、過敏性皮炎和炎癥性腸病等,被認為與菌群變化引起的腸膜屏障功能損害及免疫紊亂有關。
所以,使用必要的藥物來維持動物腸道微生態平衡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有利于養殖的。